close
醫道在武俠的世界中,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習武之人,又好像必須略通一點
醫術才能自救。不管是知道經脈或穴道,對於傷人或自救,在江湖之中行走,「醫」
這種東西,對於千百俠客來說,自然重要非凡。

    金庸的武俠世界中,有一個喜好武學的醫生叫薛慕華,外號叫「閻王敵」,說起
來,星宿派的丁春秋還是他師叔呢。不過此人醫術雖高,武功卻是平平凡凡,但對於
在江湖中打滾的俠客,誰都不想得罪可以幫自己救命的醫生。所以本身會醫術,又會
功夫,自然在強敵環伺的江湖裡,是多了不少生存機會。

    在霹靂裡,素還真會醫術武功也高,自不在話下。但近期的新人物裡,有一位乍
看似乎懂得醫道,但更懂養生的高手-凌滄水。

    當然劣者此篇還是偏重在典故解析,是故我們可以從這位高手的一些言語之內,
找出典故,或許對於此人有更深入的看法。

    這位凌威口中的「阿爸爸」,甫出手便打退落日潮,口中還說:「本草正義有言
:玫瑰露汁,疏氣活血,宜通窒滯,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。」說的正是玫瑰露的功效
。但實際上在本草正義卻沒提到玫瑰「露」,只說到玫瑰花。根據本草正義記載:「
玫瑰花,香氣最濃,清而不濁,和而不猛,柔肝醒胃,理氣活血,宣通窒滯,而絕無
辛溫剛燥之弊,斷推氣分藥之中,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,芳香諸品,殆無其匹。」
這裡可以知道的是,凌滄水此人懂得藥理,懂藥理是否精通醫術,這是否絕對,劣者
不敢置評。但這裡談到玫瑰花的藥理,卻是十分有趣的。

  在中國古藥典-本草正義既已談到玫瑰花,後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自然也記載著
關於玫瑰花的療效;本草綱目記著:「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,令人神爽。」而在本草
綱目拾遺則言:「玫瑰花,和血、行血、健脾降火,理氣調經,滋補養顏」而本草備
要才真正提到玫瑰露的功效,記載著:「(玫瑰露)氣香味淡,微甘,能和血、平肝
、養胃、寬膈、散鬱、治肝氣、胃氣,極效」可見玫瑰在美麗之外,其入藥亦是一帖
良方。

  對於懂藥理的凌滄水來說,提到玫瑰或是玫瑰花露的效用,不過是想告訴落日潮
說:練武之人多內傷。對於舒筋活血,自然聯想到玫瑰的功效。這裡對落日潮之言,
感覺上像是一個通論,並非凌滄水真的看出落日潮有內傷,自不待多言。

  等到言傾城與凌威在古林食堂,凌滄水思量撼穹之能該如何處理之後,又說:「
祭於公,不宿肉,祭肉不出三日,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」這裡是出自於《論語‧鄉黨
第十》。

  鄉黨篇這一則原文是說:齊,必有明衣,布。齊必變食,居必遷坐。食不厭精,
膾不厭細。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不食,色惡不食,臭惡不食,失飪不食,不時不食
。割不正不食,不得其醬不食。肉雖多,不使勝食氣。惟酒無量,不及亂。沽酒市脯
不食。不撤薑食,不多食。祭於公,不宿肉,祭肉不出三日,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食
不語,寢不言。雖蔬食菜羹瓜,祭,必齊如也。席不正,不坐。

  齊,即是齋。這一則談到的是關於孔子對於齋戒的一些態度。而凌滄水所用的那
句話,意思是說:祭於公,是陪君祭祀,祭畢,君賜祭肉,不待經宿,即須分享,表
示不留神惠。自家祭祀,其祭肉不能超過三天,免褻鬼神之餘。公祭或家祭之肉超過
三天,已經陳腐,便不能食,只好敬而埋之。

  這裡凌滄水會這麼說,便非關藥理食理了。因為這裡的感嘆,是與燙手山芋-撼
穹之能有關。這時候的神器,對於凌滄水而言,是類似於雞肋之嘆。但這個神器,卻
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,而是高貴的祭肉。但祭肉該如何處理則是學問,所以在感嘆之
餘,凌滄水想到了這句話。原本在凌威一開始得到神器之時,它是像祭於公之肉,但
現在神器大家搶,而凌威也變成眾矢之的之後,連家祭之肉都不是,而是超過三天之
肉,不能食,只能「敬而埋之」。

  這裡其實是反映凌滄水的一些心態。他會不會也想要神器?對於一個江湖人士而
言,他不是不想,而是對於有凌威要顧慮的他,凌滄水必須謹慎。所以他會以祭肉做
比,是單純呈現了他的珍貴性,肉,是奢侈品,但一旦超過三日之肉,再高級也只是
腐肉,是該做好處理了。因此,凌滄水會考慮不該讓自己的兒子涉險,神器對於他們
父子是具危險性的,因此凌滄水必須去琉璃仙境找人幫忙了。

    在凌滄水對上北辰元凰時,吟詩曰:「千年茯菟帶龍鱗,太華峰頭得最珍。」更
建議北辰元凰多服茯苓。這裡要說上兩個典故。

    首先這首詩是引用唐代詩人吳融的〈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〉。原詩曰:「千年茯
菟帶龍鱗,太華峰頭得最珍。金鼎曉煎雲漾粉,玉甌寒貯露含津。南宮已借徵詩客,
內署今還託諫臣。飛檄愈風知妙手,也須分藥救漳濱。」吳融,字子華,越州山陰人
。史書言此人「初力學,文辭工捷,而屢舉不第。曾隱居茅山,徙居蘇州。龍紀初舉
進士。韋昭度討蜀,表掌書記。坐累去官,流浪荊南。景福中,召為左補闕。乾寧中
,以禮部郎中充翰林學士,拜中書舍人、兵部侍郎。天複元年,唐昭宗複帝位,融于
禦樓帝座前草詔,簡備精當。進戶部侍郎。昭宗奔鳳翔,不及從,客閿鄉。俄召翰林
承旨,卒。」而給他詩的評價則是「為詩靡麗有餘,而雅重不足,思路頗細,而品格
不高。」

  其次談到茯苓這味藥,在中醫記載上,此藥乃是上品。在東漢後期神農本草經裡
面分藥為上中下三品,而茯苓被列為上品。醫書中則普遍談到茯苓的功效是「利水滲
濕,健脾,化痰,寧心安神」。《本草正義》提到:「(茯苓)能利竅去濕,利竅則
開心益智,導濁生津;去濕則逐水燥脾,補中健胃;袪驚癇,厚腸臟,治痰之本,助
藥之降。以其味有微甘,故曰補陽。但補少利多。」《本草綱目》則說:「茯苓氣味
淡而滲,其性上行,生津液,開腠理,滋水源而下降,利小便,故張潔古謂其屬陽,
浮而升,言其性也;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,降而下,言其功也。」可見茯苓的效果不
凡。

  是以,在凌滄水的建議,他勸北辰元凰:「多食茯苓,能有助於你扶正祛邪,開
竅通陽喔。」這句話說的不止是藥理,更暗指北辰元凰,希望他能以有用之身,做有
用之事,身負正邪之力,該為所當為。只是北辰元凰能否聽進去,就看他的造化了。

話後記:有些東西也許是編劇看到就寫,不一定真是如此。但有時候看戲的樂趣就在
    這裡,能夠詳細推敲,自也是看戲之外的一種成就。所以是非對錯,就不用
    考慮太多,能夠看見化與背後的典故意義,自是劣者寫文章的動力啊。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green2000 的頭像
    ygreen2000

    ygreen2000

    ygre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